转载-西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2016级)
一、专业简介
地理信息科学(GIScience,简称GIS)专业隶属于地理科学类。2002年开始招生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2013年调整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GIS专业是在地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之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主要支撑学科包括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该专业依托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以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市勘测院等单位为实践教学基地,以遥感与GIS应用、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模拟、地理空间资源信息化、GIS开发应用与研究为特色,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按照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为主线,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为支撑,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诚信为人。
2.掌握一定词汇量的专业外语知识,能够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掌握在互联网上进行资料搜集以及利用电子期刊进行文献检索的工具性知识,能够进行科技写作。
3.掌握扎实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相邻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相应工作能力。
4.掌握测量与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能够胜任测绘及地图制图相关行业的任务;掌握遥感图像处理及信息提取技术,能够胜任如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等相关的工作;掌握两种以上常用的GIS方法及数据库技术,能够胜任空间数据获取、采集、编辑与存储、建库等工作;掌握GIS的开发技术,能够进行专题GIS的设计与开发。
5.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学分为162学分
授予学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核心课程
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空间分析,专题地图设计与编绘
六、主要实验及实践教学要求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本专业除理论课附带实习课外,独立开设基础地质学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习等必修实习(实验)课程,以及测量学野外综合实习、地图学野外综合实习、遥感野外综合实习、GIS专业综合实习等实践类课程。
要求每一门课程必须有完整的实习(实践)教学大纲,设置的实习(实践)项目与内容应完整开设。在课堂实习课程要求人手一机,独立完成相关实习任务;综合实践类课程要求根据实习需要及时更新实习内容及实习资料,为学生提供现实性强的实习数据,且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 打赏
x
- 微信
- 支付宝